行业动态周刊3.19 |
发布者:VAUBOW(沃邦)润滑油 点击:4085 |
目录: [宏观经济动态] 亚洲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人民币即期汇率逼近历史高点 [汽车行业动态] 新车险条款有望7月1日实施 或告别高保低赔 “车城”底特律濒临破产1100美元买两套房 [ 润滑油行业动态] 男子制售伪劣润滑油牟利近80万元获刑7年3个月 [宏观经济动态] 亚洲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2013-3-19 英国《金融时报》 伊朗正面临着石油出口收入的大幅削减。在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压力下,该国在亚洲的一些最大贸易伙伴计划减少各自的进口。 亚洲石油交易商表示,仅次于中国的伊朗原油第二大买家印度,计划从下个月开始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以免该国炼油厂失去保险保护。另外两个大买家,日本和韩国,也将从4月开始进一步减少进口。 这些举动加在一起,可能导致一半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出口的伊朗被迫减少石油生产,而该国石油产量已经降到了近25年以来的最低点。产量、出口、以及收入的降低,已经导致里亚尔兑美元汇率的大幅下降。 在其首个官方计算的制裁影响中,上个月伊朗预计从3月21日开始的下一个财年里石油收入将下降40%。 伊朗媒体指出,预算中石油出口将在每天90万桶到106万桶,远低于制裁之前超过250万桶的水平。 伊朗石油产量跌幅已远超华盛顿和布鲁塞尔最初的预期。 工业界高管告诫称,新德里仍可能出手干预入,为保险公司提供主权担保,从而避开欧盟(EU)制裁的影响。 人民币即期汇率逼近历史高点 2013-3-18 《上海证券报》 昨日,受中间价上行29个基点带动,人民币即期市场再度逼近历史高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收报6.2139,较今年1月14日创下6.2124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市场人士称,人民币强势或是受到风险偏好改善、跨境资金流入的影响。从中短期来看,市场担心,较为乐观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能面临下调。 与美元尽显强势相同,人民币汇率近期也“不甘落后”。昨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723,较前一交易日反弹29个基点。同时,即期市场也在早盘逼近历史高点,收盘较1月份创下的高点仅相差15个基点。 事实上,尽管中间价小幅上行,但从今年前3个月的走势来看,人民币中间价一直在6.27-6.28区间震荡。截至昨日,与去年年底相比,人民币中间价仅上行了132个基点,整体宽幅震荡。尤其在2月下旬后,人民币重新步入一轮升值行情。 同时,近期美元指数也继续震荡走高,2月以来,美元指数打破了长达4个多月的整理区间,加上美国经济数据不断示好,美联储开始进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市场上美元指数中期转强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 在近期美元走强的同时,其他主要非美货币纷纷下挫。在此背景下,近期人民币的强势表现则更加突出。14日,美国方面宣布,新任财长杰克·卢和新任国务卿克里将分别在下周和4月中旬访华,将与中国新领导层就中美关系、中美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新车险条款有望7月1日实施 或告别高保低赔 2013-3-19 《羊城晚报》 从2011年开始征求意见,到2012年初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以下简称新车险条款)。相比现行条款,新车险条款对于备受诟病的“高保低赔”、“无责不赔”及部分免责条款进行了删改,更强调对车主利益的保障。正因如此,新车险条款何时能正式出台实施也一直受到广大车主的关注。 昨日,记者从产险公司人士处获悉,监管部门已传出内部消息,新车险条款有望在今年7月1日实施,目前各公司正在为新条款的正式实施做最后准备。而业内人士也透露,一旦新条款开始实施,现在各保险公司执行的4种商业车险条款将被统一,车险产品的价格也将做出相应调整,目前部分公司还在进行相关费率标准的测定。 新条款更强调车主利益 “公司刚得到的消息是新车险条款计划在7月1日实施。”有产险公司业务负责人昨日对记者透露,现在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根据我们的梳理,与现行的条款相比,新车险条款要求按照车辆实际价值投保,减少了11条责任免除,取消了关于依据事故责任进行赔偿的描述,调整了盗抢险等的免赔比例。”该人士解释称,从这些条款修改来看都更强调了维护车主的权益。尤其是新条款中规定“车损险的保险金额按照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投保”,取代了现行条款中的按新车购置价来投保,也意味着一旦新车险条款开始实施,车险市场一直存在的“高保低赔”(按新车价格投保,但按出险时车辆实际价值来理赔)的问题将不复存在。 此外,对于一直困扰车主的“无责免赔”问题,新条款中也提供了除现行理赔方式外的第二种方法,车主还可直接向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从而简化了和第三方之间的沟通索赔的程序。 车主关注:保费是否更贵? 据产险公司方面介绍,保险费率由纯风险损失率和附加费用率两部分组成,新车险条款中对保险责任进行了重新约定,“简单来说是加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承保同样的车辆时,按照新条款则赔付风险会增加,也就是纯风险损失率会提高”。 那是否意味着今年7月1日后的车险价格将提高呢?“按照新条款也不一定就会提价,纯风险损失率提高,还需要考虑附加费用率,如果保险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强,可以降低渠道的手续费等成本,也可能为车主提供更便宜的车险产品。”广东某产险公司的业务负责人解释称,此外,因为车险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交强险的价格是统一的,各家公司要靠在商业车险领域比拼,大幅度提价可能性不大。而根据保监会的规定,各公司拟定车险费率时原则上预定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35%。 不过,也有车险业内人士坦言,新车险条款可能在7月1日实施,但是相关的费率改革还没有明确的消息。现在的车险市场销售是渠道为王,保险公司为争取客户要给予4S店等强势渠道20%以上的手续费。“渠道占用了较高的手续费,这些要算入成本,那么客户可以享受到的价格降低幅度就会被压缩。” 险企应对:承保理赔都要更严 随着新车险条款上线进入倒计时,记者昨日也从产险公司方面拿到了最新出炉的《新车险条款》课件,也显示出不少公司都加快了对一线员工进行新车险条款的培训工作。 “除了费率问题,对于我们业务部门来说,承保和理赔工作也有许多准备工作。”上述财险公司的员工表示。他举例称,相比现行条款,新车险条款因为按照车辆实际价值投保,更类似家财险,没有足额、不足额的区别。“赔偿计算时,要以保额为计算基础,不考虑新车购置价问题。所以承保时,一定要严格确认。”他认为,如果车险产品的费率不提高,产险公司要控制成本与盈利,那么就必须要控制赔付情况。“可能有一些车辆以前可以承保,但在新条款下就会被拒报。例如车主此前的出险比较多,车辆的车况比较差等等,甚至某些车型因为维修费用比较高,也会被部分拒保。” “车城”底特律濒临破产1100美元买两套房 2013-3-18 据新华社、央视报道美国密歇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14日宣布,由州政府接手底特律市财政,任命一名企业破产重组专家为紧急财政管理人,以应对这座城市濒临破产局面。 州政府已接手财政 斯奈德14日任命凯文·奥尔出任底特律市财政“管家”,后者当天获得一个由州政府官员组成的委员会正式批准。 奥尔现年54岁,律师,非洲裔美国人。他与密歇根州颇具渊源: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曾参与密歇根州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公司重组。一些政治人士说,奥尔的非洲裔身份或有助于他与底特律市一些社区领袖打交道。路透社报道,底特律83%的居民为非洲裔。 180万人仅剩70万 底特律一度是美国第5大城市,美国汽车工业中心,人口180万。上世纪的前30年,是底特律发展的黄金时期。据说,这里有美国第一条水泥马路、第一个交通指示灯、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大百货商店、第一个大剧院……那时,它被人称为“美国的巴黎”。但如今,这座城市排名跌至第18,仅剩70万人。路透社报道,底特律还有管理不善和政治腐败等问题。本周,前市长夸姆·基尔帕特里克被判定犯20项腐败和贿赂罪。 底特律的问题很严重,40年来,它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而同步沦落。底特律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与破产风险,其财政事务可能将被州政府接管。此外,纽约在这项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主要问题是生活成本太高。 1100美元买两套房 底特律的财政危机也引来不少投机者到此抄底房市。 一投机商人茉莉说,5年前卖45万美元的房子,她现在仅花2300美元就买了下来。目前,她一共买了363处房产,最大的一笔开支花了12000美元,买下了曾价值170万美元的房产;最小的一套房子只花了500美元,这甚至买不到一双高档皮鞋。茉莉说,“有人花了1100美元买皮鞋,而我用它买了两套房子,我现在口袋里还剩100美元。”在未来几年,她打算花钱把这些房子修葺好,然后出租。另外一纽约投机商买了上千处房产。 [ 润滑油行业动态] 男子制售伪劣润滑油牟利近80万元获刑7年3个月 2012-3-13 《扬子晚报》 江苏无锡一男子薛某以低廉成本购来普通润滑油,然后通过假冒的名牌润滑油包装商标进行“改造”后,一路销往苏、浙、皖、沪及山东等地,短短半年内,薛某就非法牟利77余万元人民币。13日,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判处被告人薛某有期徒刑7年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5万元。 据了解,2012年7月4日,无锡公安机关在抓获被告人薛某时,当场就查获了已制成的假冒品牌的摩托车机油6000多桶,各类摩托车专用机油商标20余万份,以及灌装机、封口塑料桶和纸箱等大量制假装备。同年8月,北塘区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批准逮捕了薛某。 薛某落网后交代,其主要是通过电话及互联网从山东等地订购各种假冒商标及包装辅料,然后在无锡购买普通润滑油进行灌装,按客户要求贴标后销往江苏,上海,浙江及安徽等地。 根据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被告人薛某生产的润滑油确系假冒伪劣。北塘法院法官审理后认为,薛某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故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
上一页:行业动态周刊 下一页:行业动态周刊5.28 |
![]() ![]() |